《左传·哀公九年》(公元前486年):“哀公九年夏,宋公伐郑。秋,晋赵鞅卜救郑,不吉。阳虎以《周易》筮之,遇泰(䷊)之需(䷄),曰:宋方吉,不可与也(泰六五爻辞曰:帝乙归妹,以祉元吉。
宋,微子后,今卜得帝乙之卦,故谓宋吉不可与战)。微子启,帝乙之元子也。宋郑,甥舅也。祉,禄也。若帝乙之元子,妇妹而有吉禄,我安得吉焉。乃止(吉在彼,则我伐之不吉)。”
公元前486年,春宋景公发兵抵抗郑国对宋国雍丘的侵犯,并在雍丘打败了郑军。秋天,宋景公又举兵进攻郑国,这时晋大夫赵鞅担心宋国军队会构成对晋国的威胁,因而打算发兵攻打宋国,以救援郑国。
为此,晋首辅阳虎用周易占筮得到了本卦为泰,变卦为需。在阳虎用周易占筮前,晋大夫赵鞅卜了个水适火的象,不知这个水适火是某种固定形态的象,还是对既济卦的描述?赵鞍把这个象,让史赵、史墨、史龟三个人来解。
史龟曰:是谓沉阳,可以兴兵。利以伐姜,不利子商。伐齐则可,敌宋不吉;
史墨曰:盈,水名也;子,水位也。名位敌,不可干也。炎帝为火师,姜姓其后也。水胜火,伐姜则可;史赵曰:是谓如川之满,不可游也。郑方有罪,不可救也。救郑则不吉,不知其他。 在这三个人之后,阳虎才用周易筮得泰之需卦。
起这卦的主要目的就是看自己能否打赢宋国,时间为秋季,从卦中可以明显看出晋弱宋强,对晋不利。
用梅花易数的解法和上文阳虎用爻辞所解的结果一致:用坤为所测之事,即伐宋救郑。体乾金为自己,用土生体金,吉;体金生变坎水,凶;此卦先吉后凶,用生土是能够获得外部势力的帮助,但最后会消耗自己的力量,所以不如静观其变。
泰(䷊)之需(䷄),阳虎并没有发挥是否可以攻打齐国,三史也没有详细的解读传世。第二年夏天,赵鞍率军攻打了齐国,战果是获齐两地,毁一城,解了郑国燃眉之急。
我们今天用纵横术来解读试试。地天泰䷊之水天需䷄,泰、损、需、鼎: ䷊䷨䷄䷱
阴上阳下。世神阳乾,应神阴坤,用神阴巽,明暗神金最旺,财破应格局。主晋国伐齐能胜。齐在巽位,为晋之东南,与盘相一致。
具体情况是,本卦应神阴坤生世神阳乾,得春季用神乾,代表发兵。乾荡夏季卦,阴艮生阳乾,阳乾比扶阴兑,结果再荡得乾。再荡秋季卦得阴坎,阴坎再荡冬卦得阴巽。
乾作为季用神征服的土有阴坤、阴艮,代表齐国的两块土地。兑金为齐国军队驻扎地,为一座城池。与现实吻合。上述战果正好出现在夏季卦,当年夏季已过,应了第二年夏天,救了郑国。
纵横术解卦,细节历历在目。这应该是历朝历代解此卦最符合实际的方法之一。